教而不研则浅,
研而不教则空。
每一次磨课都是历练,
每一次迈步都是成长,
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努力过后,会看到不一样的自己。
为全面提升特殊教育教师教学素养与康复技能相结合的综合能力,更好满足特殊儿童个性化教育康复需求,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2022年11月22日,温州市黄锦秀名师送教工作室联合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康复组举行了“聚焦课堂·教研共富”康复学科课堂展示活动,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康复组教师、温州市黄锦秀名师工作室学员、苍南县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乐清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近50人参与了这次教研活动,本次活动分听评课和专家讲座两个环节。
课堂回顾
上午活动由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六位康复组老师进行授课展示,分别是施畅老师的知动小组课《飞盘游戏——开始/停止指令学习》,罗芸老师的感统小组课《我是外卖员》;周芊芊老师的感统小组课《丛林游戏》,蔡银平老师的自闭症儿童沟通交往课《擦***》,李思瑶老师的沟通交往小组课《水果贴贴乐》,陈垚红老师的沟通交往小组课《水果榨汁机》。课后,六位老师自信满满地登上展示舞台,他们从学情、内容选择到教学特色与亮点,结合理论与实际,有理有据地阐述自己的教学设计。他们大胆的教学尝试、独特的康复专业技能,巧妙的教学设计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专家讲座
下午的第一环节是分小组讨论,老师们分别针对课堂中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方法的应用、辅助策略的支持、教学中的评价等方面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活动第二环节特邀请了厦门市教育科学院特教教研员、福建省特级教师李玉影作《基于国家课标的特教听评课》专题讲座。李玉影老师从教学理解、针对性和准确性、特殊性和科学性以及条理性和逻辑性四个方面进行讲解。在教学理解方面,李特说我们要基于国家课标的基本理念、课程性质,教师掌握课标内容,知道优质课评价标准,且有自己的育人价值判断。在针对性和准确性方面,评课重点突出,为评价提供证据,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符合主题(或题目)要求,突出理念、视角;二要充分进行课堂观察;三要定性与定量观察课堂中师生教与学的活动;四要观察教与学的活动引起的变化;五要适当应用现代教学理论,对教与学的活动以及活动引起的变化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其中,李特还对温州特校五位老师听评课案例进行了点评,提出了自己想法与意见。讲座之后,老师们还积极提出了自己在听评课方面的疑惑,李老师都一一耐心解答,为老师们指点迷津。
最后,工作室主持人黄锦秀就李特的讲座对老师们提出了希望。“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希望老师们将所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行与思中,不断提升业务能力,为温州特殊教育赋能。
感谢黄锦秀老师为我们带来本次丰富的活动,每次活动都是思维的碰撞和灵感的激发,促进各位老师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进!